Sunday, November 2, 2014

“滚床单”中的可穿戴设备是怎样的?

可穿戴设备来势汹汹,连苹果公司也忍不住想要来分 一杯羹。智能手机攻占了手,可穿戴设备则率先从手 腕发起攻击。 当可穿戴设备遇到性,会有什么发生? 我们试着让智 能手环进入情侣的“滚床单”当中,测试一下这项“运 动”的消耗量。借由这次古怪测评,探讨下“滚床单” 这件事情的运动量到底有多大,也探讨下时下大热的 智能手环的运作原理和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可能。 测试过程&数据 我们用了市面上流行的四款智能手环,找到三对愿意尝试的情侣(两对异性情侣,一对女同性恋情侣),来做这个“滚床单”测评。四款智能手环分别是:Shine、Bong、咕咚以及 Fitbit,测试者在滚床单时同时佩戴四款手环,并记录开始和结束时的累计运动量消耗,结果如下: 相同的过程,相近的时间,测量到的结果差距却这么大,让我们始料不及。我们再次使用这 四款手环,进行了20分钟慢跑和健走的测试,结果如下: 从以上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,无论是“滚床单”数据还是健走和慢跑这样的“正规”运动数 据,不同手环之间得到的数据也是千差万别的。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: 各款智能手环数据偏向并不稳定,比如健走中,Fitbit测出的数据最大,但是在慢跑中则 是Shine测出的数据最大; 如果以某款手环自身作纵向比较,“滚床单”一次运动消耗量仅相当于5–10分钟的慢跑 或健走; 女同性恋情侣的“滚床单”的平均数据偏大。 为什么同样是智能手环,但测出的各种运动的数据偏差如此之大呢? 这要从智能手环的运作原理说起。 智能手环运作原理 现在的智能手环都是通过内置的“三轴加速 度传感器”来实现的。所谓三轴加速度传感器,就 是能够测量空间当中 XYZ 三个轴的加速度,它能 够感应人体各个方向的振动。尽管如此,它依然侧 重于计算 Z 轴,也就是人体重心上下的位移量, 毕竟人在走路过程中重心是最主要的变化指标。 如何解读这一大堆数据,则需要用到算法。 只有通过算法,程序才能在大量数据当中,分辨出 你的运动模式,以及推测出相应的运动消耗量。 Z 轴的数据是最主要的,但如果一个人只是 抬抬腿,或者掂掂脚呢?所以算法在设计时,会添加一些约束的条件,只有传感器测量到的数值超过 了一定标准,才会认定你开始运动。另外一个去 掉无效数据的方法是时间,人类 1秒最快也就走 5 步,而走一步则有两次重心的变化,一次向上一次 向下,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加速度有了两次符合标准 的变化,才能算是走了一步。 不同智能手环里的软件是不一样的,这意味 着算法的不同,很容易导致后面的偏差。更何况, 每家智能手环所采用的传感器也是不同的型号,反映在数据上一开始就可能存在偏差,从而导致步数 的差异,而步数的差异又可能导致卡路里算法的差 异。最终我们看到的,同样是通过行走一万步来运 动,用四个手环来分别测量,会得到一个4个偏差量很大的结果。 关于“滚床单”的科学实验 到底“滚床单”这个运动会消耗多少热量呢? […]

#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:AppSolution(微信号:appsolution),发现新酷精华应用。







爱范儿 · Beats of Bits | 原文链接 · 查看评论 · 新浪微博 · 微信订阅 · 加入爱范社区!








from 爱范儿 · Beats of Bits http://www.ifanr.com/465302?utm_source=rss&utm_medium=rss&utm_campaign=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