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该在什么时候去接触投资人?FA有用么?股份稀释多少合适?
这些是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的难题。上周的36氪融资小课堂上,GGV(纪源资本)副总裁吴陈尧 Joshua 从投资人的角度,给出了一系列创业者早期融资的建议。
由于场地限制,本期融资小课堂有 90% 的报名者都无法亲临现场。如果你不属于那幸运的 10%,这篇文章不要再错过。
该在什么时候接触融资?
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融资,这是创业者最常提出的疑问。Joshua 提到,除了考虑公司和产品本身的节点,其实外部环境也很重要。“我们普遍相信,今年下半年开始 VC 的手头会紧一些。”Joshua 说到。
互联网创业投资在过去两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段时期。“两三年前我们看一个项目,可能有一个月能够慢慢思考。但到了 2014 年上半年,看完一个靠谱项目可能两三天内就要给出决定,不然就会被抢掉。”Joshua 提到。而一期基金的周期大概是 5 - 7 年,投资大概会在 1 - 3 年内投完。如果不到一年已经把这期基金的一半投出去了,那接下来的步调自然会变慢。这个节奏的是会互相影响的,当几家 VC 特别快,整个市场的速度也会跟上,反之亦然。所以市场有波动是很正常的。
前些天刚宣布获得 1.6 亿美元融资的 Slack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到,公司账上其实还有大量资金。选择在这个时候再融一笔,是因为“现在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融资时机”,他们偏向于在 VC 市场变糟之前囤下足够的资金“过冬”。当然,VC 市场的具体波动幅度和周期,其实 VC 自己也无法准确判断,更不用说创业者。
抛开外部因素的话,Joshua 提到,总体上天使轮并不需要有上线产品和运营数据才开始接触,有了 idea、搭建好团队即可。而天使之后,理论上当然是越晚融资对估值越有利,但如果是非常烧钱的领域,或者市场已迈入激烈竞争阶段,则有必要更早融得资金。
天使轮之后的投资人看重数据么?答案是看重。尤其 VC 熟悉的标准行业,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家在做,并且模式没有太大差异,数据就会是 VC 判读的重要因素。对于这类型的公司,Joshua 建议有了靓丽的数据再去接触投资人。“有一些公司会在融资前的短期内拉一把数据,再去见投资人,”Joshua 提到,“其实 VC 都是看得出来。但哪怕是这样短期拉起来的数据,也要比没有数据有优势一些。”
至于过早曝光导致被抄袭的疑虑,Joshua 想为投资人“洗白”一下:“整个国内市场的现状就是这样,旦见投资人并不是让你的东西被抄袭的罪魁祸首。” 他提到哪怕创业者前期不接触投资人,闭门造车,等产品上线后,该被复制还是会瞬间被复制。“只能说你在筛选投资人的时候要更尽心尽力一点,有过这方面劣迹的投资人就不要见。”
Joshua 提到了趣分期和分期乐这两家的例子,这两家是其中一家在做的时候另一家看打听到了,也才开始跟着做。但最终结果是好的,两家共同培育了市场,并且互相抬高了对方的估值。所以 Joshua 建议创业者应该把精力放在筛选投资人的环节,而一旦锁定了投资人,就不要遮遮掩掩的,不愿意透露真实想法。
应该找FA吗?
创业者融 A 轮的时候,基本上一定会有 FA 来找上门。FA 相当于中介的角色,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起到连线和协调的作用。那么这个创业者是否需要请这样一个“融资中介”?
Joshua 建议,如果有 FA 找上门,创业者应该去聊。因为 FA 至少会提供一些融资方案供参考。就算最后大家没有合作,对于创业者来说,也是一个吸取信息量的过程。对了,Joshua 还帮氪星人做了个广告:“某种程度上36氪也有这个功能,36氪现在也有一些创业者和资本之间对接的服务,应该说36氪是我见过比较靠谱的。”当然,他补了一句,“毕竟这是36氪举办的活动”......
Joshua 认为究竟要不要找 FA 还是从创业者自己的角度出发。好的 FA 是有它的价值的,这体现在帮助创业者定位、帮助创业者找到合适 VC上。另外,在谈判过程,优秀的 FA 也能帮创业公司争取更高的估值。从FA所提供的这些价值出发,他们的确能够帮助创业者节省时间,另外在创投双方闹矛盾时也能居中协调,选择一个相对客观的方案平衡双方。如果这些价值并不是创业者需要的,那当然也就不需要 FA 了。
找 FA 的话,该花多少代价才合理?Joshua 提到 FA 的收费会有一个行业默认的数字,大概是这轮融资金额的“百分之个位数”,大部分情况不会超过 5%。
至于现在有部分 FA 会要求占股的问题,Joshua 强烈建议创业者拒绝这样的方案:“股份是创业这件事情的核心。创业者如果说‘我不在意股份,只要公司好就行’,这是非常无知的说法。任何一点股份变动都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。”试想一下,如果你的 B 轮 C 轮投资人,在你的股份列表中看到 FA 在里面占有一定股份,他们会怎么想?毕竟 FA 只是中间人,并没有出资。让 FA 跟投倒是可以,但 Joshua 认为不是首选。
股份稀释多少合适?
Joshua 认为创业者在稀释股份这件事上,按照行业正常比例来就可以了。一般来说,天使和A轮的稀释比例在 10% - 20% 之间比较合理,15% 是比较公平的点,超过 20% 就不建议了。如果有具体的特殊考量,也可以更灵活一些,比如当创业者之前已经稀释得过多了,或者投资人的确能带来非常大量的资源。
稀释得太快当然不好,创业者对公司的占股意味着控制权。如果前期稀释太快,比方第一轮就创业者所占股份就打了 7 折,那么接下来的轮次里就要尽量谨慎。越到后期的轮次,稀释的节奏会越来越慢,C轮、D轮时基本上都是 10% 之内的稀释比例。
但这也不代表创业者可以抱着“少融一点,稀释比例低一些”的心态来接触早期融资。从 VC 的角度而言,太少的比例不足以吸引他们,VC 倾向于在一个较好的局里面占到足够大的比例。在投十家成功公司但每家都只占一点点股份,和投一家占股足够大的成功公司之间,后者对 VC 的收益贡献更大。另外,如果只愿意稀释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股份,那么可能会“逆向选择”,引来一些不太靠谱的漫天撒钱的 VC 。Joshua 提到,这些机构每个项目投一点点,占一点点股份,看下一轮情况,如果做起来了再跟投,如果做不起来也不至于损失太大。这类机构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和资源帮助创业者,Joshua 建议创业者不要考虑。
该拿美金还是人民币?
Joshua 认为这件事情背后的实质,其实是选择一家美元基金,还是选择一家人民币基金。机构和具体的投资人才是创业者核心考虑的因素,币种不是。
一般来说,美元基金的投资周期会比较长,人民币基金则会较短,更偏向于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财物回报。Joshua 还提到,美元基金过去这么多年已经在互联网行业进行过非常多的投资,对行业的了解较人民币基金更深。这会让美元基金在战略层面上更容易与创业者走到一起。“因为坦白讲,互联网所谓的烧钱模式等等,都是美元基金在背后支持。相比起来,人民币基金受到他们的 LP 结构的限制,这方面可能会有限制。”Joshua 说到。在中后期,面临收购诱惑时,美元基金可能会更支持创业者继续独立发展,而人民币基金可能会偏向于快速退出。这会导致很大的分歧。
但目前也有很多美元基金投资机构开始设立人民币基金,比如 GGV 自己。Joshua 认为,选择币种的实质是在选择投资机构,所以这些美元机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是可以考虑的。“毕竟现在也可以看到人民币退出的渠道越来越多。”Joshua 说到。
而选择美元的话,还会涉及 VIE 结构等问题。对于 VIE 结构,Joshua 建议“晚搭不如早搭”,提前搭好 VIE 的话,会让融美元的过程顺利不少。如果在接触投资人的时候再去搭建 VIE,则会在意向确定和正式签约之间留下一个时间窗口。对创业者而言,所谓“夜长梦多”,在这个窗口期间意向投资人改变主意,这方面是有过案例的。
至于资金到账速度的问题,Joshua 表示,得益于政策和市场的手段,目前美元融资的资金到账速度正在加快,一两年后这方面应该不存在太大差别。目前来说,融了美元后,靠谱的 VC 会通过人民币过桥贷款的方式,先向创业者提供一笔资金。等美元到账创业者开办的公司、完成登记备案后,再把这笔贷款还上。
所以选择美元还是人民币,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创业者希望谁出现在自己的董事会上。创业者应该根据机构和人能给公司带来的价值,去选择基金。他总体上的建议是,创业者选择美元基金,或者美元机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。
其他
现场的演讲和问答环节中,还诞生了很多其他有价值的信息:
- 不要因为投资人已经投资过领域里的其他公司,就过度抗拒。除了个别不靠谱的 VC 可能会抱着“套料”的心态,大部分 VC 约见你就表示他们认为在投资上两家是可以分开的,还是应该见一下。
- 如果细分市场上已经有两家跑得比较超前的公司,VC 对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会非常谨慎。
- 和线下结合紧密的领域,将一个区域做成一个样板市场后,再去接触融资。就像是提供一个“最小化的证据”给VC看一样。
- 出于管理团队预期的目的,创始人不应就融资结果去和团队内部做过多分享。可以阶段性的分享,但具体的融资金额,不要对内部尤其是中基层透露太多。
- 在见投资人时,“把最好的投资人放在最后见”是一个可以借鉴的策略。一开始可以见一些最终投不成也不会遗憾的基金。
- 见投资人时要注意细节。尤其和合伙人一起见投资人时,要注意配合。投资人会默默观察创始团队的各种问题,心里都有一张“打分卡”
往期融资小课堂的文章请戳1、2。
from 36氪 http://36kr.com/p/532051.html